南开融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全面提升经济领域干部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4月7日至13日,南开区42名负责招商引资、经济服务工作的处科级干部奔赴苏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全域创新+产业招商”专题研讨班。此次研讨班采用“理论授课+场景教学+沙盘推演”三位一体模式,为南开区全域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对标先进,解锁苏州发展密码
开班动员会上,副区长郎韬强调,要发挥自身优势,顺应趋势、求新求变,全力谱写南开区全域创新发展新篇章。
此次培训师资力量雄厚,业内资深专家倾囊相授。上海长江开发促进会会长郭爱军深入剖析招商引资新政变革、机遇与挑战,针对“精准靶向补链”“生态强链”等难题,给出落地解决方案;上海社科院创新经济研究室主任陈建勋从全域创新视角,解读新质生产力培育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策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潘建康分享昆山打造千亿级产业链经验,以幽默务实语言传授招商实战技巧;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副主任杨建中以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例,详解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要点……
教学摒弃传统“填鸭式”,瞄准学员的痛点,将授课与互动交流结合起来,课堂氛围热烈。学员通过与导师“抢麦式”探讨,抛出“南开之问”,导师结合苏州经验给予“苏州之解”。“延时”几乎成了每堂课的标配,学员笔记更是干货满满。南开区发展改革委赵春晖感叹:“授课形式新颖,课程内容回应我们前期的疑问,课后还预留问答时间,能与行业‘大咖’交流,收获巨大!”
学员实地走访苏州三大创新载体,探寻产业协同秘诀。阳澄数谷集聚200余家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经济产值占GDP的24.6%,展现数字经济集群发展路径;科沃斯凭借自研核心技术,海外营收占比达35%,其“技术定义场景”理念为南开区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模式提供新思路;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通过“2+5+N”服务机制,培育出500亿产业集群,10款创新产品进入国家“绿色通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可复制范例。南开区科技局副局长孙青表示:“苏州把握机遇成就辉煌,令人钦佩。南开区将强化规划引领,整合资源补链强链,以产业链缺项为导向精准招商,推动企业从‘上下楼’变‘上下游’,实现要素服务企业、企业支撑产业的良好局面。”
实战演练,推动理论落地应用
本次学习创新采用问题导向式行动学习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为范例,组织学员实地考察。学员研究产业布局与招商策略,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新兴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开展案例剖析与分组研讨,探寻苏州经验对南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借鉴价值与可行路径。
研讨时,各组绘制思维导图,碰撞观点、梳理思路、凝练路径,小组代表现场分享成果,专家导师把脉点评,形成“深度思考—系统梳理—精准输出—专家点评”的闭环学习模式,提升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南开区科创公司赵冬作为课题分享代表说:“我们聚焦天开园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难点堵点,探寻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可借鉴经验。研讨时小组成员立足本职提建议,结合京津产业协同与南开区实际,总结出适合区域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法。”
“沙漠掘金”,探寻招商博弈智慧
“资金只剩800块,指南针200,帐篷150……没帐篷遇沙暴就完了!”教室里,“沙漠掘金”互动沙盘推演激烈进行。
作为经典沙盘模拟体验项目,“沙漠掘金”凭借独特情境设定与多元策略元素,点燃学员热情,开启团队协作挑战之旅。推演中,各小组需规划资金购置装备、应对突发状况,艰难向金矿进发。最终四队中仅两队成功携金返回,其余“葬身沙海”。南开区投促局赵宏良称:“将招商博弈融入沙盘推演,设计真巧妙,即便没有专业招商知识,顺着规则也能掌握博弈思路。这增强了青年干部招商应变与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强化了团队协作,收获颇丰!”
善作善成,推动培训质效跃升
与2024年赴深圳学习不同,此次苏州之行选点逻辑从单纯“学优”升级为精准“适配”。苏州凭借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走出特色之路,其“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的智慧与天津“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高度契合。正如南开区投促局局长闫伟所说:“苏州经验珍贵之处在于示范非一线城市借势超大城市资源且坚守自主发展定力,这种‘毗邻共济、协同共进’的实践,对南开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唱好‘双城记’有特殊启示。”
此次培训是南开区“四个善作善成”教育培训2.0升级版的生动实践。南开区通过精准调训及问需、升级对标点位、借助智库团、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四大举措,提升培训效能。苏州之行开拓南开区干部“创新视野”,随着“四个善作善成”教育培训2.0升级版落地,也必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埋下“破题之种”,未来可期。
(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