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融媒 随着《哪吒2》电影热映,再次燃爆了天津人的“哪吒情结”。哪吒乐观豁达、热心肠儿、爱玩爱闹的个性,与天津人风趣幽默、豪爽耿直的性格颇为相似,尤其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深受天津卫老少爷们的推崇和喜爱。在老年间,说书先生讲《封神演义·哪吒闹海》天天满座;现如今,以哪吒为主人公创作的动画片更是好评如潮。
作为天津卫的娃娃,特别是诸多“70后”和“80后”,提起哪吒,脑海中是否就浮现出古文化街东侧海河水面上的“哪吒闹海”和“二龙戏珠”雕塑呢?这组雕塑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呢?您听我慢慢道来……
据《天津往事》记载,1986年,天津开始实施煤气天然气入户工程,在古文化街东侧的河面上,架起了两根天然气管道。由于有碍观瞻,由海河游览区管理处牵头,结合天津历史传说,以管道为基础,设计了“哪吒闹海”和“二龙戏珠”这两组铜雕,各长6米、高5米,全手工打造,造型逼真,神态生动,且昼有喷泉、夜有彩灯,成为海河上第一组固定景观。那时候,能在“哪吒闹海”跟前照张相片,是诸多“70后”和“80后”梦寐以求的事情。2003年,海河大规模改造工程,天然气管道改为从河底穿越海河,这两组雕塑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据《天津卫志》记载:“三岔河在津城东北,潞、卫二水会流。潞水清,卫水浊,汇流东注于海。”
您看到了吧,旧三岔河口就位于天津城东东北隅(今古文化街东北角附近),为子牙河、南运河(潞)、北运河(卫)的三河交汇处。如果将无人机升到百米高空,您就会发现,镜头里的子牙河、南运河和北运河宛如三条巨龙在此交汇,形成海河并注入渤海。
在此设置“哪吒闹海”雕像,不仅考虑此处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更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期盼。
不管怎么说,“哪吒闹海”和“二龙戏珠”两组雕塑确实给天津卫的娃娃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和眷恋。脚踏风火轮、手举乾坤圈、身缠混天绫骑在蛟龙背上的怒目小哪吒,与紧邻古朴典雅的古文化街、巍然屹立的玉皇阁,共同拼贴出一幅奇特的城市风景……
(李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