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融媒 “您这是下楼遛遛?”“今天降温了,可穿暖和了再出去!”一大早,家住南开区体育中心街星城社区消防研究所宿舍小区8门的王奶奶和张奶奶像往常一样在楼道里打着招呼,这两位老伙伴还经常一起逛菜市场、在楼下晒太阳。不过,这样“远亲不如近邻”的画面并非一蹴而就,正是该社区积极运用“三研三管三落实”工作机制,以“三所联动”“三室联建”为契机,搭建“社-警-法-民”互联互通路径,强化“警网融合”工作成效,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结果。
今年4月,消防研究所宿舍小区8门发生了一起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这纠纷就发生在王奶奶和张奶奶家。王奶奶家的天花板因楼上张奶奶家卫生间管道老化漏水受损严重,双方就赔偿和修复问题一直争执不下。得知此事后,星城社区迅速介入调解,运用“法理情”并重的策略,和社区民警、司法所以及公益律师组成调解小组,一方面向居民双方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不满,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漏水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邻里关系也得以修复。
在日常工作中,星城社区的工作人员用“铁脚板”将网格建设成基层治理力量的“第一方阵”,化解矛盾问题的“第一阵地”,安全隐患的“第一触角”,便民利民惠民的“第一窗口”。“在社工的帮助下,我们老姐俩没了矛盾不说,他们更是合力消除了我们居民心里的一大隐患。”王奶奶口中的隐患,原来是消防研究所宿舍小区的楼体倾斜。由于十余年前隔壁小区开发,导致4-6门、10-12门楼体产生倾斜,了解到情况后,社区居委会第一时间搭建居民与涉事企业间的沟通平台,倾听居民需求,启动纠偏改造工作。社区网格员一起对小区环境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深入居民家中,耐心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网格员协调各方资源,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调整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经过几个月努力,室内裂缝得到修补,楼体外立面进行了翻新,管网全面更新,道路平整宽敞,绿化带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小区焕然一新,174户居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小区的整体提升。
这一件件、一桩桩居民的烦心事都通过分级研判、分级处置、分级优化,形成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警网融合”工作机制彻底化解。不仅在星城社区,在体育中心街的其他社区,也已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据了解,体育中心街强化党建引领,高举党的领导“一面旗”,带领社会工作者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将12个社区划分为124个网格、1340个微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和微网格党小组,推进警网深度融合,建立网格、社区、街道三级研判机制,及时化解矛盾、有效破解难题。强化“大党建”格局,建立“‘大工委’指导、街道统筹、社区组织”三级工作体系,利用“党建链”撬动“治理链”。建立“组织体系深落实、运行机制细落实、督查检查严落实”三维落实机制,以社区、网格为治理载体,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警网融合双向赋能,凝聚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强大合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研三管三落实”以社区、网格为治理载体,推动了党建与治理的全面融合,党组织在网格治理和服务群众等各个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将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将社区居务、警务重叠的工作有效整合,网格员与民警通过社区说理、民警说法、平台协商,实现快捷高效和谐处理;统筹联动辖区内各类共建单位资源,凝聚了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组建“党群共建志愿联盟”,推进项目化党建,服务辖区居民,全面增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郭佳 通讯员 冯晶 耿田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