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他们下班不回家,干嘛去了?
来源:南开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4-04-29 15:19:57

南开融媒  如今,很多青年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青年夜校,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青年人的关注与参与。南开区青年夜校自今年3月4日启动以来,每周一期,期期满员。课程大部分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业余时间。

前不久的一个工作日晚7点,在天佑城ez街舞连锁机构内,旋律声声、舞步阵阵,20多名年轻人正在上青年夜校的课程。今天这堂课是夜校开办urban街舞课程以来的第八次,“今天是这期的最后一节课了,特别舍不得!”幼儿园教师陈静介绍,自己是一名全勤学员,每逢上课的日子,下班在路上吃点东西就会赶紧来上课,风雨无阻。看着陈静在课堂上旋转滑动、步法灵活,很难想象在没来夜校之前她是零基础的舞蹈“小白”。“之前还对夜校产生过质疑,但现在的夜校和20年前完全不同了!经过这八期课程的学习,我已经可以随着音乐即兴跳出舞步,我自己也特别震惊,太享受这个过程了,下期我还要报名!”陈静说。

如今的青年夜校,就像是青年人的“少年宫”,也有人打趣地将其比喻为老年大学的青春版。夜校好不好,课程设置很关键。为更好地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年轻人的喜好,团区委经过调查问卷摸底后,为青年量身定制课程,既有街舞、飞盘、橄榄球,又有拉伸、巴西柔术,还包含了非遗展示等,这些课程极大地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缓解技能焦虑、社交恐慌,主动提升自我。

在做好课程设置的同时,团区委严格遴选师资力量,邀请业内专家、非遗传承人,还有各领域的资深教师等为学员授课,保障学习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在古文化街,“乐器张”非遗传承人张雨正在分享“古琴”的演奏技艺与制作,这样由非遗传承人讲授的课程,吸引了一大批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学员。“乐器张”作为制作古琴的世家,已有超过180年的历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课堂上,张雨耐心细致地讲解古琴知识、技法并示范演奏曲目。学员们沉浸其中,纷纷表示这课“太值了”!。

如果说工作是年轻人在果园里的劳动,那下班后的时间则是一片生活的“自留地”,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进行装点耕耘。在位于奥体中心的东方启思书院,几位刚下班的青年学员正手握毛笔,学习国画。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的教师樊仲煊从艺术规律出发,引导学员绘制菊花。他认真观察每个学员的画作,悉心给出修改意见。一幅幅国风作品让传统文化氛围弥漫于整个课堂。

公务员、环卫工、教师、律师、医生、全职宝妈……在一周的跟踪采访中,我们看到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齐聚夜校,大家放下手机、告别电子屏,打破社交困境,也放下社会赋予他们的多重身份,重新做回学生。他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论是在学习中结交朋友,还是在兴趣爱好中提升自己,都为享有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写下生动注脚。

如今,青年夜校已经成为南开青年心中的“网红”IP。为了让“网红”发展成“长红”,团区委将持续擦亮青年夜校的招牌,高质量办好夜校,更好地链接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在夜校的课堂里,享受“松弛感”的青年们,也在诠释和绽放着南开的文化魅力和青春活力。




(郭佳)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