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播撒科学的种子 点燃创造的火焰
来源:万兴街办事处 时间:2025-10-31 11:08:30

为全面提升社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动手实践能力,万兴街各社区依托“五爱”教育阵地,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科普实践系列活动。孩子们在这里既是探索奥秘的“小科学家”,又是奇思妙想的“手工达人”,用好奇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度过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 

紫云里社区开展了“科韵紫行·霜降有约”主题科普活动,邀请哇哦科学实验基地的老师带领青少年解锁霜降节气里的科学奥秘。     

活动现场,科普老师首先以生动的语言为青少年讲解了霜降的节气特点、物候现象及民俗文化,让大家对“霜降”这一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有了基础认知。随后,老师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的形式,直观呈现了柿子挂霜的自然景象与传统柿饼的晾晒过程,金黄饱满的柿子、覆着白霜的柿饼瞬间勾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最令人期待的当属科学实验环节。为了让青少年理解柿子挂糖霜的原理,老师设计了“盐水析盐”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盛有盐水的烧杯,随着水分逐渐蒸发,白色的盐粒慢慢从溶液中析出。“原来柿子挂霜和盐粒析出是类似的道理!”孩子们围在实验台前,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纷纷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在动手观察中轻松掌握了“结晶”的科学原理。

苏堤路社区开展“传统非遗——掐丝珐琅画杯垫创意制作活动”,让青少年体验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活动开始,社区志愿者首先为青少年详细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从元代的起源到明清时期的鼎盛,掐丝珐琅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色彩,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让大家对这一古老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着进入手工制作环节,从铜丝的塑形、粘贴固定,到珐琅釉料的调配点涂,引导青少年们沉浸式感悟中华传统工艺的精粹之美。在点蓝环节,青少年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小心翼翼地填充到金属丝勾勒出的图案中,青少年们专注投入,在亲手创作中感受掐丝的精妙与上色的乐趣,不一会儿,一件件色彩斑斓、充满童真匠心的掐丝珐琅作品逐渐成形,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长们看,青少年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看着一件件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从孩子们手中诞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活动的即时成果,更是他们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本次活动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它更是一次关于耐心、协作与创新精神的深度培育。社区作为“第二课堂”,正努力为青少年提供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壤,让创新的幼苗扎根,让梦想的翅膀舒展。我们期待,每一次这样的探索,都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块坚实基石。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