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古筝曲调婉转流淌,经典的评剧唱腔韵味十足……近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文艺盛宴在万兴街社区生动上演。本次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戏迷票友,也让辖区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文化大餐。
天大北五村社区“五爱”教育阵地联合新熠琴社聚焦古筝这一经典民族乐器,专门策划 “玲珑之音·乐器盛宴”小而美文化活动,30余名孩子在琴弦拨动间,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之旅。
活动现场,两架古朴雅致的古筝靠墙摆放,琴身雕刻的云纹图案在灯光下透着温润质感,刚入场的孩子们便被这极具古典韵味的乐器吸引,纷纷围在一旁小声讨论。社区特邀的专业古筝老师以“乐器里的中国故事”为切入点,从古筝的历史讲起:“这乐器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啦,古代文人墨客都爱弹它,咱们熟悉的《诗经》里,就有描写古筝的诗句。”老师还拿起古筝配件,手把手教孩子们认识岳山、琴弦、琴码,讲解“21根琴弦对应不同音阶”的小知识,原本对古筝一知半解的孩子们,很快对这门传统乐器有了清晰认知。
最令人期待的演奏环节,老师端坐琴前,指尖轻触琴弦,一曲《茉莉花》便缓缓流淌而出。清脆婉转的旋律在室内回荡,时而如泉水叮咚,时而似微风拂叶,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有的托着下巴认真聆听,有的悄悄跟着节奏点头,脸上满是沉醉。随后,老师又演奏了童趣十足的《小星星》,熟悉的旋律通过古筝演绎,多了一份独特的古典韵味,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
演奏结束后,“亲手弹古筝”的体验环节点燃了现场氛围。孩子们分组排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坐上琴凳:先调整坐姿,保持腰背挺直;再学习基本手势,像“握鸡蛋”一样握住手指;最后在老师的辅助下,轻轻拨动琴弦。“小朋友们注意,拇指要向外拨,食指向内勾。”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原本生涩的动作渐渐变得熟练,有的孩子甚至能断断续续弹出《小星星》的前两句旋律,脸上露出满满的成就感。“原来弹古筝这么有意思!我刚才弹出声音的时候,心跳都变快了!”小朋友兴奋地和同伴分享,指尖还残留着触碰琴弦的触感。不少家长也在活动结束后表示,这样的单一乐器深度体验活动,比泛泛的乐器展示更有意义,能让孩子真正沉下心感受传统文化的细节。
卧龙社区携手长江评剧团开展评剧票友惠民演出,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特色的传统艺术盛宴。
演出当天,社区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居民们早早到场,满怀期待地等候这场评剧视听盛宴。此次演出节目单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众多经典评剧选段与特色表演形式。
从何芬带来的《打金枝》“劝万岁”选段,到王涛演绎的《小女婿》“鸟入林”,再到李树为呈现的《小借年》“日落黄昏”等,多位演员轮番登场,用精湛的唱功和细腻的表演,将评剧中的人物情感与故事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曹玉梅与陈永亮彩唱的《刘巧儿》“小桥送线”,王桂茹彩唱的《黛诺》“我不找红军我又找何人”,以及王云玲、谭焕英、杜俊玲带来的素妆折子戏《凤还巢》洞房一折等节目,更是凭借精彩的舞台呈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外,演出还设置了小合唱《乾坤带》《满园春色》以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合唱节目,在传统评剧的基础上融入红色经典元素,让居民们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次活动以居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社区营造了传承经典、品味国粹的良好文化氛围。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古老的艺术在社区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大家纷纷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高品质的文化活动走进社区,让传统文化之花在邻里之间绽放得更加绚烂。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