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天津市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开区古文化街举行,现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应急装备物资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5月13日,《天津日报》刊发《我市启动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对此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我市启动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
本报讯(记者马晓冬)昨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天津市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开区古文化街举行,现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应急装备物资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活动现场,来自市地震局、南开区政府、市消防救援总队、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气象局、市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等单位的代表,向市民普及了地震、火灾、暴雨等灾害中自救互救知识,并通过VR(虚拟现实)眼镜模拟演练、案例警示教育、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防范和应对灾害的基本技能。
除此之外,活动中的快板和相声表演融入了防震减灾知识,寓教于乐。现场还展示了应急指挥车、消防车、排水抢险车、侦察无人机、破拆机器人、地震搜索机器人等。
据了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市将开展地震预警电视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广播宣传、科普教育基地主题开放日等一系列活动,利用多种渠道提升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现场,应急指挥车、消防抢险车、排水作业车与侦察无人机、破拆机器人、地震搜索机器人以及移动照明系统等新型装备集中亮相。
宣传人员向市民普及自救互救方法。
记者 张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