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生活,各类社区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他们以独特的魅力,践行着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 的使命,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与精神气质的灵动音符。在义兴里社区打造的“小而美”居民文化场景阵地,正悄然上演着一场以“义兴乐韵扬,艺彩绽街坊”为主题的文化演出活动。
每周四上午九点,活动室总会准时响起京韵大鼓的铿锵韵律。伴着鼓板清脆的敲击,《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古老故事在"千里刀光影"的唱腔中铺展开来,字正腔圆的曲调里既有历史沧桑的厚重感,又透着社区居民对传统艺术的赤诚热爱。与此同时,合唱团的歌声如春潮般涌动。从《南泥湾》的悠扬旋律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激昂乐章,不同声部交织成波澜壮阔的和声海洋。电子琴流淌的伴奏与数十人整齐的歌声相映成趣,当所有声音汇聚成共振的声浪时,仿佛能看见音符化作金色的阳光,照亮了整个活动室。
非洲鼓的原始韵律突然闯入这片声浪,将观众带入别样的艺术空间。名为《搀扶》的音乐剧在充满生命力的鼓点中展开,演员们用肢体语言诠释着邻里相携的真挚情谊。每个重拍都像是温暖的手掌,每段节奏都化作支撑的力量,让"守望相助"四个字有了看得见的形状。当朗诵声穿透最后一片鼓点的余韵,《那一晚》的诗句如同月光倾泻而下。表演者用声音作画笔,时而以雷霆万钧之势描摹逆境中的抗争,时而化作绕指柔的清风诉说人间温情。字句在高低起伏间生长出翅膀,带着观众穿梭于诗歌构建的时空长廊,最终将所有人带回充满掌声与感动的现实。
这些“小而美”的社区文化团体,如同星星之火,点亮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他们不仅丰富了老年人们的闲暇时间,更成为了邻里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让社区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和人情味。今后,这些文化团体将继续绽放光彩,为社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