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开区持续加大节能降碳推动力度,自入选首批天津市碳达峰试点城区以来,紧密围绕碳达峰目标,着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2024年能耗强度同比下降5.6%,位居中心城区第二,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探索,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推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体制机制筑基石,绿色发展“推进器”稳行。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双碳”工作,高效率、高规格、高标准制定《天津市南开区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1+4+7”政策体系,截至2024年,全区“十四五”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5.3%,提前完成“十四五”累计下降14%的目标。在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稳居第一等次。
坚持科教资源聚能量,产业升级“新引擎”轰鸣。鼓励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实用研发,将南开全域视为天开园,R&D经费投入强度达7.56%,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8%,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市第一。由我区推荐的“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等4项技术成功入选《天津市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坚持静脉产业深挖掘,循环经济“神经网”活跃。鼓励“拾起卖”完善“大收场”循环经济逆向物流电商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获评2024年度天津市服务业创新发展星锐企业。支持易物享废旧物资智能回收模式,获央视特别关注栏目报道,目前已累计向全区社区投放485台设备,2024年回收废旧物资约8560吨,带动12.71万人参与。倡导“二手”业态创新,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二手物品的交易和再利用。
坚持重点领域树标杆,示范效应“风向标”高扬。“两新”政策加速落地,2024年服务3个设备更新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0.84亿元。突出“换新+升级”,2024年累计更新家电5.19万台、家居1.6万套,真金白银惠企利民。绿色低碳示范场景广泛打造,推动一号线“地铁车辆关键系统绿色智慧化自主研制攻坚项目”和南开医院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3个案例入选我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第一批),形成以点带面示范作用。
坚持宣传引导强声势,全民合力“集结号”吹响。将节能降碳领域科普教育课程列入区委党校主体培训班次,深化党员干部降碳意识。打造绿色研学科普教育新体验,探索推广绿色研学活动,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绿色的“种子”。成立全市首支河(湖)长制主题志愿服务队,宣传河湖生态保护常识,传播节水知识,开展节水实践。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等开展主题活动,有效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南开区将牢牢抓住碳达峰试点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契机,充分挖掘基础优势,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上先行先试,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力争形成更多的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市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南开经验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