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对口帮扶夏河县以来,发挥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在扶“志”增“智”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探索东西部“组团式包班”教育协作新模式,在夏河县藏族中学设立了“周恩来班”。通过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人、财双保障,软、硬双落实,形成了具有南开—夏河支教特色的“教学教研四促进”模式,创新打造最能体现天津援甘精神、最大限度发挥南开教育资源特色的援甘支教强品牌。
一、以夯实硬件为基础,提升教学条件
南开区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改善夏河县藏族中学的硬件条件。投入帮扶资金220万元,其中18万元改建了“学习周恩来精神阅览室”,购入宣传楷模精神书籍,让当地学生有了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动员社会力量捐赠款物27万元,动员南开大学捐赠图书建设“南开书屋”,动员区内企业紫光新华三捐赠价值11.8万的智能屏,实现课堂或者教研活动天津南开与夏河的同空同屏互联。
二、以完善师资为载体,深化“包班”帮扶
南开区选派动员了19名骨干教师到夏河县支教,为巩固支教效果,支教时间也从1年延长至2年,采取“包班”模式,支教教师整体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开展支教活动,从而确保学科全覆盖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周恩来班”学科教学成效显著,各科成绩均位列年级第一。为建设好支教队伍,特意选派一位副校长带队,从事教育教学整体谋划和管理工作,并建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一个“周恩来班”带动整个学校学生思想品格的提升。
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助力学子成材
南开区连续三年动员社会力量捐款6万元设立“南开教育助学基金”,帮助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连续两年带领夏河县的青少年到天津研学,带他们走进南开中学校史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学习,寻访周恩来总理学生时代学习和革命的足迹,让孩子们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从小树立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襟。
四、以普通话教学为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南开支教团队特别重视汉语普通话的推广,在教学上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使孩子们都能说出流利的普通话;还与当地教师沟通标准的学科表述、字音、字形,促进藏族中学由原来藏语教学转变为汉语普通话教学。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参与革命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习研究实践活动,将革命精神有针对性融入到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引导当地学生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下一步,南开区将继续发挥教育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合力破解结对地区面临的问题,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当地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结出协同发展新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