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English   RSS订阅 无障碍
社区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区政府 > 社区建设 > 社区卫生 正文
  首  页
  南开社区
  社区文化
  社区教育
  社区卫生
  住房保障
天津工人报刊发我委援藏医生事迹
http://www.tjnk.gov.cn 2018-10-17 09:53:39

天津工人报刊发我委援藏医生事迹

  按:2018年10月11日的《天津工人报》第2版,刊发了记者采写的“雪域高原书写医者大爱”的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雪域高原书写医者大爱

  “谢谢您!请收下哈达。”日前,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一位淳朴的藏民家属眼含热泪,为刚走出手术室的王丽霞献上了表达敬意的白色哈达。

  -人物简介

  王丽霞是南开区卫生计生委属黄河医院的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也是区卫生计生委执行援藏任务团队中的一名优秀代表,她克服种种困难主动报名,肩负医生的神圣使命,于今年3月16日抵达西藏昌都市丁青县执行为期一年半的援藏任务,矢志奉献、建功雪域。

  “条件差、技术补”

  丁青县,位于西藏东北部,昌都市西北部。全县最高点海拔6328米,县城所在地海拔3900米,属高原寒带型气候,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含氧量少。进藏之初,高原反应带来的胸闷、气短、头疼甚至流鼻血等情况时刻困扰着王丽霞,但她从未打过“退堂鼓”,先过心理关、再过生理关,红景天、高原安等成了她头疼失眠的“主食”,氧气瓶成了她胸闷气短的“主菜”,她积极调整生活、饮食习惯,逐渐适应了丁青的自然环境,过了第一道关。

  刚到丁青县医院,又一道难关摆在王丽霞面前:与当地藏民患者语言沟通有障碍……她没有畏难情绪,积极向当地医生学习简单的藏语沟通,始终保持着耐心、亲和的态度对待藏民患者,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当地医院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她便乐观地为同事灌输“条件差、技术补”的思想,积极利用工作间隙与科室同事交流自身经验,互促互学共同提高。在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后,王丽霞顺利融入了当地的工作、生活。

  “严谨缜密是她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在受援单位忙碌的日常工作中,王丽霞坚持每天与科室的医生们一起查房,仔细分析掌握每名患者的实时情况、研究讨论具体治疗方案。一天,丁青县医院妇产科像往常一样交班查房,王丽霞细致地检查每名待产妇的状态……2室3床患者表情痛苦,“胎盘早剥,快准备手术!”她一边同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一边迅速将患者送入手术室,经验在争分夺秒中凸显可贵,最终手术在麻醉团队、产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

  下午16时,一辆车停在产科住院部楼下,车上是一个满身鲜血的产妇,护士高喊:“大夫,快!”藏族产妇因在家生产,造成大出血和休克,又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王丽霞立即将产妇送入手术室抢救,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意识逐渐清晰,安返病房。由于受援地科室手术经验不够丰富,她每一台手术都不错过。受援地科室同事说:“她的无私传授、严谨缜密和责任担当,是援派干部留给我们科室最宝贵的礼物……”

  “谢谢您!请收下哈达”

  “有一名产妇血压持续升高,情况紧急!”4月13日20时,忙碌一天的王丽霞接到了科室的电话,第一时间冲向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战场。患者是重度子痫前期,为防止随时可能出现的颅内出血,她第一时间做通产妇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进行剖宫产,最终母子平安。还没来得及去一趟卫生间的王丽霞又接到科室电话:“又一产妇胎心异常,吸氧及改变体位后均无好转……”王丽霞第一时间给出意见,又是一场紧张的角逐,两台手术,两名孕妇,两个充满希望的新生儿诞生。王丽霞带着疲惫而欣慰的笑容,走出了连续奋战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室,淳朴的藏民家属见到走出手术室的王丽霞,手捧哈达眼含热泪迎了上来:“谢谢您,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王丽霞回宿舍的路上,寒夜里纷飞的雪花,仿佛是一朵朵赞美的格桑花,更像是藏民手上圣洁的哈达……

  故事仍在继续,任务依然艰巨,同王丽霞一样的援藏医务人员继续以仁心仁术披荆斩棘,以职责使命栉风沐雨,努力让“精准扶贫”的种子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记者姜凯琦)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议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隐私声明   网站建议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