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
nk201403qrd_08.jpg nk201403qrd_09.jpg
新时代 新国安 新作为 |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梳理
来源:国家总体安全观研究院      时间:2023-04-13 16:15: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自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国家安全的领域和外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国家安全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梳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历程,旨在更好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




安全形势研判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梳理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我们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


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该《决议》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的主要工作和实践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


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不足,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会议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要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认清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断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8年4月17日,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科学统筹,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



2020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11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国家安全地位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016年4月15日,我国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着重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2020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统筹发展和安全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7年2月17日,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0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会议要求,“十四五”时期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11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民生保障有效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效,战胜多种严重自然灾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国家安全体制机制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2015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坚持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


2018年4月17日,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要性,为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压实责任。


抓好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驾驭风险、迎接挑战的本领。


2019年10月28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

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召开,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强调,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习近平作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我们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公共安全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5年10月26日到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2021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社会治理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全球安全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7年9月26日,国际刑警组织第八十六届全体大会召开。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坚持合作创新法治共赢,携手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主旨演讲。演讲中强调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努力为各国人民创造持久的安全稳定环境。


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并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点要求。


八是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粮食安全


时间节点及主题

具体表述


2016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该草案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草案 第六十章 第八节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行动。加快完善食品监管制度,健全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2020年12月8日到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


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2022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隐私声明   网站建议
主办单位:南开区人大常委会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