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
nk201403qrd_08.jpg nk201403qrd_09.jpg
南开区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发言 | 坚持好运行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来源:      时间:2024-10-14 10:54:57


9月24日,南开区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召开,会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瑞清、区财政局局长芮雪、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郭金兰、区人大代表李颖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录,供学习交流。


坚持好运行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李瑞清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部署推进重要立法和人大工作重大事项,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要部署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名的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重大论断,深刻回答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请示汇报。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全国人大组织法施行30多年后完成首次修改。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基础性法律,是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

2024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人大工作的历史使命。


南开区人大常委会设立45年来的简要回顾

1979年下半年,南开区作为“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全国试点之一,进行了代表选举工作,选出第八届区人大代表320名。1979年12月14日召开了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首次选举产生了南开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得到重大发展,人大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自2021年底换届以来,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有力指导和区委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历届人大常委会优秀传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探索创新,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45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区委常委会会议每年听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和年度监督议题计划,经常听取和研究人大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重要事项。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每年定期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主动请示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机关党组、党支部积极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制定各项制度,保证区委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履行人大监督职责。45年来,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在思路、内容、方式和机制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八十年代监督工作主要关注商业网点设立和粮、煤、副食供应,到九十年代后期关注下岗再就业、危改拆迁,新千年以后关注科技产业发展、楼宇经济、启航湾创新产业区建设、创新南开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我区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围绕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文商旅融合、养老服务、城市更新、安全生产等开展监督,人大监督工作始终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及时调整监督重点,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提升监督刚性, 2023年、2024年先后探索开展了就业促进、城市更新和基础教育学位建设工作专题询问,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加强。

——做好决定任免工作。45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重大关切,作出了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各年度区级决算、预算调整意见,普法和依法治区工作、区人民法院选任人民陪审员等决议、决定数十项。经过法定程序,将党对国家事务的政策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落到实处。圆满完成各届次区人大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领导班子,市、区人大代表等各项选举、补选任务。坚持党管干部与常委会依法任免相统一,修订完善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和任后谈话制度,不断强化被任命人员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仆意识。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45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在健全代表履职制度,夯实代表民意基础,完善代表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使代表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先后成立专业代表小组、建立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设立人大专门委员会,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实行区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制度,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参加法院庭审,每年向代表通报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重点工作,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实行代表议案和部分建议内容、办理部门和办理意见、办理结果“三公开”,办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换届后,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家站”建设提档升级,2023年建成了1个区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12个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和120个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代表“家站”建设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广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45年来,历届常委会都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区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制定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十六届常委会坚持公开透明,建立网站和公众号信息发布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常委会机关聘请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修订了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办法,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法治化、专业化水平。2022年开始,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对现有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保留、修改、制定制度45项,将工作中探索积累的做法和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得到了吸收固化,为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坚持好运行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年和南开区人大常委会 45年的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好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积极主动争取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必须自觉把各项工作紧紧扣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更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加强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区委全会部署要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深化拓展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开篇章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隐私声明   网站建议
主办单位:南开区人大常委会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