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支援干部翟颖的社区一线抗疫日志
稿源:兴南之声
2月20日,今日值守5个半小时,期间累计进出860人次,76台车次,更换或新办出入证23张,来访登记19人……今天又见到几百张出入证,有的被居民做成胸卡挂在脖子上,有的放在时尚少女精致的钱包里,有的被老奶奶缠了一层层胶带防湿防折,放在大衣最外层的口袋里。一张张盖着社区公章的小卡片,在这个全民战“疫”攻坚克难的时期,幻化成居民心中最虔诚的坚守……
2月21日……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边值守,边回忆。感慨今日,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已梦想成真,伟大的祖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也震撼了整个世界。即使我们现在集体按下了暂停键,也难以阻挡前进的步伐……
……
2月24日……二月二龙抬头,出了正月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津门百姓抗“疫”,却不忘民俗。从昨天起,居民满载而归的菜篮子里就多了焖子、豆芽菜、芝麻酱等。我的身后,家家亮起了灯,这会儿定是自家的几口人喝着酒,期盼着这一年小家的丰裕,祈祷着伟大祖国的风调雨顺。
……
这一段段暖心动人的文字来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支援干部翟颖的社区一线抗疫日志。“请留步,请您测量体温并出示一下通行证。”“您好,请出示身份证做一下登记。”……自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下沉兴南街耀远里社区一线以来,翟颖同志很快便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每天和搭档——来自市合作交流办的支援干部崔峥嵘同志一起坚守在仁善里小区出入口,一丝不苟地为居民测量体温、发放通行证、做好人员、车辆排查登记等工作,为基层防疫筑起坚强防线。普通人眼中或许是艰苦乏味的执勤工作,在翟颖同志眼中却充满了闪光点。春寒料峭、寒风凛冽,但来自组织的关怀勉励、来自身边同志并肩作战的相互鼓劲,来自小区居民的理解支持……都化作了一股股暖流时刻包围着她,令她将每天在社区点点滴滴的抗疫经历与感想详细记录下来的念头愈加强烈,最终诞生了这一篇篇图文并茂、温馨充实的一线抗疫日志。
“想要真正在社区入队入列,就得学习社区干部的本领,‘活地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翟颖和崔峥嵘两位同志通过步量小区特制了一份小区手图,并根据手图核对各楼门位置。短短几天下来,他们对常进出的居民已经熟络,脸生的居民说出楼门也能大致进行脑图定位,坚持严防死守,从认准楼号、认准楼门、认准人开始,在抗疫战争中,不获全胜不离开阵地。十七年前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翟颖曾作为一名街道工作者,与同事们携手奋战在抗疫战场上马不停蹄地排查登记、入户宣传……最终迎来了春暖花开的胜利时刻。如今下沉社区一线,仿佛回到了主战场,她心中满怀着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
结束一天执勤,翟颖同志到家的时间已是很晚,简单吃口饭并完成日常例行的忙碌后,她才能够利用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进行一天的总结,白天的一幕幕抗疫细节如放电影一般一一浮现在她脑海中,很快便转化成了行行质朴真挚的文字。为了方便阅读,她尝试了各类日志app进行图文排版,往往这一忙就到深夜。创作过程虽然消耗不少精力,但她每当翻看起记录下的一个个暖心瞬间,都会觉得十分值得,在她的带动下,更多的机关干部加入到记录日志的行列中来,大家互相学习技能,彼此交流经验,为抗疫注入新的动力。时间会使记忆逐渐模糊,但笔下文字则将这温暖时光的战疫力量化作永恒,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
在她言传身教的影响下,翟颖同志13岁的儿子也始终十分关心抗疫进展,在通过网络渠道为支援抗疫捐助500元后,得知社区防疫装备较为匮乏,又委托母亲将其本用于旅游的1000元压岁钱捐助社区购买防护设备。翟颖同志坚决支持,将捐款亲自交到社区党委书记手中。
大事难事看担当,有担当,才能有正气;有担当,才能有力量;有担当,才能有成效。翟颖同志正是每一位市、区级支援干部的缩影,疫情当前,他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以召之必来、来之必战、战之必胜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如同一团团火焰,散发着内心的光与热,深情守护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铸牢防控疫情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