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天气依然较为寒冷,温度偏低,河湖结冰,由于学生及孩童防范意识较弱,极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在此提醒家长朋友们,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不要到河边、湖边溜冰、嬉戏,防止发生滑冰溺水事故,提高孩子防滑冰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
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在北方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从判断冰面情况。
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
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
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
在北方早春季节,不要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因为此时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牢记这“七不”!
不私自滑冰、滑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滑冰、游泳
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滑冰、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滑冰、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滑冰、游泳
不擅自下水施救
不去冰钓
如何自救
不要惊慌,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攀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
万一掉入水里后不要急着呼吸。刚一掉进水里,身体会强烈反应让你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克服这种反应。这种身体反应会在1-3分钟里渐渐消退,然后在失去意识前,你有15-45分钟的时间来脱险。
双手及双臂千万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使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
细心观察四周破裂的冰面,找到冰面最厚且裂纹少的部位。
身体靠近冰面最厚部位的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下半身浮起,全身成一条直线。然后用手肘爬动,使全身逐渐离开水。
离开冰窟窿后,不要立即站立,以防冰面承受重量过大而再次断裂,要卧在冰上滚动或爬至岸边再站立。

温馨提示
上放学途中、周末、节假日是滑冰溺水高发时段,滑冰溺水是早春季一大杀手,每年都有不少掉入冰窟溺亡的事故发生!家长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特别注意防止孩子滑冰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