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安置房建设
1.加速市政三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竣工。继续推动服装一厂、钢丝绳厂安置房项目施工建设。
二、推动棚户区改造
2.推动灵隐南里棚户区棚改征收;启动昌源里等棚户区改造。
三、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3.对22万平方米公产房屋进行综合维修。
4.推进288个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的改造,统一标准补足安全短板。为未实施旧楼区提升改造的小区和住房,安装对讲门、改造楼内下水管道。
5.推动部分老旧供热管网改造。
6.发挥补贴资金调节作用,促进旧楼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四、推动妇女关爱活动
7.加大帮扶力度,救助单亲困难母亲和困难家庭儿童。
五、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8.加强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就业援助,推动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全区新增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组织高校毕业生、退役退伍军人等专项招聘会20场,定期招聘会35场。
六、推动美丽社区建设
9.以天南大社区改造为引领,继续打造一批美丽社区,全面提升南开区社区建设水平。
10.加强南开区社会组织创益中心运营管理,深入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能力,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
七、推动平安南开建设
11.实施天津市食品公司冷冻厂冷媒改造工程,提高冷库运行安全性。
12.推动城中村环境提升和群租房治理,清除安全隐患。
13.推动雪亮工程,整合、新建、修复50个老旧居民区的视频监控探头设施。
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14.推动全国社区和居家养老改革试点区工作,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新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2个。
九、推动青少年关爱活动
15.深化“爱心扮靓”活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通过捐赠资金、装修物资、家具等方式,帮助部分困难青少年家庭改善学习生活环境。
16.加快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打造并提升36个未成年人“五爱”教育阵地。
十、推进菜市场建设
17.完成手表厂菜市场、南马路菜市场、王府壹号菜市场建设并开业,全面提升菜市场建设管理水平。
十一、改善环卫设施
18.提升改造10座三类公厕,打造7座精品公厕。
十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19.启动二十五中学灵隐道校区改扩建工程,提升改造科技实验小学,加快原六幼改造建设。
十三、推进健康南开建设
20.通过开展涵盖“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以及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内容的专项行动,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转变。
21.建设南开区脑卒中中心,提升脑卒中等重点慢性病防治能力。
22.启动南开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扩建工程,提升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服务水平。
23.完成区域影像中心建设,提升社区卫生中心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十四、提高助残服务水平
24.发挥区康复中心作用,为800名持证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免费体检。
25.新建2个残疾人综合服务站。
26.与爱心企业合作,搭建残疾人就业见习培训平台,促进残疾人就业,为适宜的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见习培训场所。
十五、深化全民健身活动
27.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筹办南开区第二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28.提升改造部分社区全民健身设施,更换健身器材17处;提升改造长虹公园健身步道设施;打造“10分钟健身圈”。
十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29.提升改造南开区人民文化宫。
30.打造“书香南开”全民阅读基地,持续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
31.启动南开区档案馆建设工程。
十七、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32.提升改造鞍山西道、西湖道等10条道路。
33.整修安华里、迎水东里、风荷园、水乡花园老旧小区破损、坑洼甬路。
34.推动西横堤地区跃升里等8个积水片区排水设施改造,计划新建雨水管道9250米。
十八、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35.持续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完成50家餐饮企业油烟治理。
十九、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36.启动陈台子河、南运河、津河、四化河等河岸绿地绿化提升工程,提升面积约25万平米。
37.推进20个社区游园建设,增设休闲座椅,方便居民休息。
二十、深化文明城区创建
38.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阵地建设,打造20个社区、机关单位志愿服务站区级示范站,提升改造30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社区文化道德讲堂50个,打造600个社区文化楼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