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进行中】关于对《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公告

关于对《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瞄准“创新南开”目标定位,统筹安排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结合南开区实际,现将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起草的《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布,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广泛接受监督。

从发布之日起30天内,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箱反馈意见,电子邮箱:nkqfgw_ghk@tj.gov.cn。

  

联系人:吕文琦         联系电话:022-63012193

  

  

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1月14日


草案正文

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征求意见稿

一、2023年主要预期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以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数据为准,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全市下达目标。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1.突出产业赋能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科学统筹规划布局落地。全面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落实、新旧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等重点、难点、关键点,客观评价规划纲要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成效进展,全面算好时间账、任务账和差距账,明确规划实施后半程路径举措,为如期完成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双核两翼”规划布局落位,倾力打造海河科学城、启航科创城、老城厢文化城和环水上活力城,推动空间盘活、载体重塑、产业迭代,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加码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服务制造业立市战略需求,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力创建高端服务业示范区。策划组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产业创新联合体,持续释放特色产业集群倍增效应。优先聚焦智能医疗装备产业,依托医学工程所、医学放射所等优势科技资源,孵化培育健康监测、医用新材料等领域创新企业,不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聚焦供应链平台产业,面向全市12条重点产业链需求,引进培育物流仓储、融资结算、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数字平台,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聚焦文化消费产业,谋划“运河·鼓楼”、大运河文化创意展示中心项目,加快实施玉皇阁保护修缮工作,推动“津门故里”焕发新生机。持续繁荣首店经济,培育商贸消费新增长点。

对标一流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落实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促进“解‘南’题、‘开’心办”专项行动再深化、再提升、再突破。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打造更高程度的“一窗”综合受理。完善重点项目专员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事项办理全流程管家式、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联合审批机制建设,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着力扩大“一件事”场景式审批服务范围,持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水平。

2.力促协同开放共赢,持续厚积区域竞争优势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并重,精耕细作高端载体平台,构筑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的集中承载地。牢牢把握与中铁建、中交建、中国中铁等企业黄金合作期,扩大央企整建制落户品牌影响力,对接引进更多国企央企分支机构、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行业领先企业、新动能企业,巩固做大京企生态圈。不断拓展协同发展广度深度,广泛与京冀地区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合作、中小学教学互访互鉴、文化旅游交流等项目活动,促进三地公共服务资源普惠共享。

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完善全区“大招商”工作体系,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系统编制产业招商图谱,面向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先进地区,大力引进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企业项目。系统盘点全区楼宇、园区等载体运营情况,摸清招新引优资源“家底”。精准盘活九策城市广场、松江进步广场、水云华庭等一批重点楼宇,提升楼宇经济“含金量”。着力稳外资稳外贸,积极探索免税经济、保税展示交易等新业态。鼓励企业依托“海外仓”、9710等渠道模式,拓展境外零售体系,促进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理念,加快古文化街提升改造等在建项目进度,全力策划储备现代职业教育园等一批新项目。压实项目台账式管理,做实“保姆式”服务,促进各类项目滚动接续、快速落地、尽早达效。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扩宽项目资金来源。加强土地高效集约开发利用,有序出让长江道工业用呢厂、简阳路航天物资、红旗南路(原建材学校)等地块,不断增强投资发展后劲。

3.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全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加快实施环卫一体化改革,推进宏源热力混改进度,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优做大民营经济,加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全面构建“管行业就要管产业培育、就要管企业服务、就要管项目谋划、就要管招商引资”的工作体系,精准畅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实施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深化评价结果运用,拓展“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场景,为各类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打造科技创新标杆示范。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支持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承接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巩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优势,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保持中心城区领先地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鼓励科技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涵盖基础研究、中试熟化、检验检测认证、场景应用试验等功能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持续增强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构筑高端人才聚集高地。多措并举招才引智,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推广“项目+团队”模式,吸引高端紧缺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携项目成果“带土移植”。依托高校校友会拓展“朋友圈”,做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留创园、博士后创新基地等高端平台资源,增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团队吸附力。优化人才安居配套政策,支持建设人才公寓、长租公寓等,逐步增加人才住房供给。推进重点楼宇、园区人才服务站建设,精准对接人才发展需求,切实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4.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塑造生态宜居品质典范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有力有序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全区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达到年度目标。加快城市更新进度,高水平开展天南大西片区、天拖、可口可乐—红汾西里地块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调整工作,推动西营门更新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推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二期工程,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推动“住有所居”逐步迈向住有宜居。完成苑中北路、王顶堤大街等道路施工建设,持续优化交通出行硬环境。

提升城市运营管理品质。抓实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双千兆”网络覆盖。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一期工程,推进建设“城市大脑”,开展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场景应用创新。搭建城市运行数字底座,为全区数字治理提供数据、云计算、网络和安全等资源支撑。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建筑立面安全隐患排除,常态化提升绿化环境景观效果。实现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全覆盖,创建垃圾分类示范街,实现城区高效有序管理。

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鼓励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带头实施节能技改、循环利用、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加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持之以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实现PM2.5年均浓度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完成市下达目标,重污染天气有效减少,水质达标率和优良水体比例保持稳定。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5.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共建共享人民美好生活

夯实基础兜底民生保障。组织实施20项民心工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扎实创建民生保障示范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公共就业服务,开展“想创业到南开”创业支持专项行动,全年新增就业完成市下达指标。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特色养老服务,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持续推动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外国语中学新建幼儿园、翔宇阳光幼儿园地块复建小学等重点项目,着力探索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资源普惠均衡发展。深化二级公立医院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加力完善社区特色医疗服务项目,推动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数量达到年度目标。加强康复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推进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城市。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推进长虹体育公园建设,提升改造东马路篮球主题公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大力推广红色记忆旅游线路,讲好红色基因传承“南开故事”。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生活质量。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进市域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做好便民事项网格化办理。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革,积极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提升旧楼区长效管理水平。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城镇燃气、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推动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建设标准化应急服务站,筑牢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深入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努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背景介绍

关于《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征求意见稿)》的解读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背景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南开区正处在重要的发展窗口期,提前谋划、统筹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八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职权的规定,区人大、区政府做出制定《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工作要求,并安排由区发改委负责承办。

(二)项目意义

    《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围绕“创新南开”目标定位,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对于加快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增强民生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必要性

《计划》作为南开区统筹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安排,为全区相关部门明确阶段性发展思路、细化工作举措、落实重大项目提供总体遵循和基本依据。通过年度计划重点任务项目的落实落地,有力保障“十四五”规划分步骤、分阶段地高标准实施,凝聚形成“创新南开”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可行性

《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区委全会要求,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方向符合党和国家的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总结全区2022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考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具体化、项目化明确2023年度工作重点,保证《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项目主体和进程安排

(一)项目主体内容

《计划》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2023年主要预期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第二部分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围绕经济产业升级、重点改革攻坚、城区建设管理、民生福祉增进、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明确全年主要工作和重大项目,加快推动“创新南开”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项目进程安排

计划自2022年10月下旬起,由区发改委牵头起草,于2022年12月底前提交区政府审议,经区人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后对外发布。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关于《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征求意见稿)》的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情况说明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关规定,2022年11月14日至2022年12月13日,《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征求意见稿)》已在南开区人民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内,未收到意见建议。

    特此说明。

                       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2月13日 


发表意见 退出登陆

姓名
联系电话
意见内容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