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南开区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南开区文件  >  区政府
名    称 :
南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开区落实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1040001527170/2021-00002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南开政发〔2020〕11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科技工业信息化\科技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南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南开区落实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南开政发2020〕11

各委、局、办,各街、公司: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开区落实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

                        20201228



南开区落实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年)工作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要求,落实《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推进南开区科技产业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轮换,现制定南开区落实工作方案。

一、发展现状

2020年,南开区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市场主体5000余家,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25家,雏鹰企业105, 瞪羚企业16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5家,科技上市公司3家。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55家、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88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现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8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7家。各类创新主体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9269件,平均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80.35件,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58亿元。

二、问题分析

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天津市内六区排名第一,但在全市各区中排名中游,在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方面差距显著。绝对数量与北京海淀、深圳南山等先进地区存在倍差,离“创新南开”建设的发展目标距离较远。

2.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多以提供办公空间为主,专业性不强,孵化模式单一,缺少公共研发平台支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缺乏真正的孵化赋能能力。

3.区内没有大学科技园等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缺少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承接大学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

4.从科技创新到产业提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待深化,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稀缺,缺少专家(教授)工作室等新型研发机构,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强。

5.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偏小,人才引进与企业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引人留才配套政策体系还不完善。

三、总体思路与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实施高企倍增工程、科技载体提升工程、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引才育才工程,依托环天南大知识创新集聚区、启航湾创新、产业区、大学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集聚新动能市场主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释放创新要素潜力,初步建立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

(二)工作目标

高标准建设启航湾创新产业区,高水平打造环天南大知识创新集聚区,建成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分园和南开大学科技园,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聚焦“大人物”和“大健康”两大“硬”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等“软”产业,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提升创新创业氛围,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水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改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环境。通过新动能引育和创新发展,力争到2023年底区内聚集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瞪羚企业,10家领军(培育)企业。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引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科技型企业发展质量

1.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对接国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和“北上深杭”等地前沿科技创新企业,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南开区发展定位,加大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度。(责任单位:合作交流办、科技局)

2.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保存量、促增量、育幼苗、引优苗、建生态”思路,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对首次认定、整体迁入、再认定、入库培育企业等给予财政奖励,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与企业登记信息库、知识产权数据库等多库联动,构建遴选、入库、培育、认定“四个一批”工作机制,积极推动高企申报与认定工作。(责任单位:科技局)

3.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落实天津市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开展“雏鹰—瞪羚—领军”梯度培育,落实我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政策,强化与天津市自创区、高新区政策衔接匹配。建立科技企业动态分析系统,加强对高成长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创新引领,通过分类精准施策助推企业梯次壮大。(责任单位:科技局)

4.优化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打造知识产权试点培育项目,开展专利消零行动,引导创新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创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区。(责任单位:知识产权局)

5.完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聚焦智能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等领域,支持企业主导建设高水平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博士创业园等孵化载体。发挥九安医疗、天大建院等大企业内部孵化平台功能,打造一批符合南开区发展定位的专业化、特色化孵化器,加快“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建设。(责任单位:科技局、协同创新办、科创公司)

6.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路径,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其内部创业和裂变发展,衍生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责任单位:科技局、协同创新办)

(二)打造载体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标志区、集聚区建设

1.推动未来里十字街区恢复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和载体运营方共同研究破解十字街区建设困境,通过对原有封闭式建筑组团进行开放式更新改造,突出创新产业社区理念,有效整合周边科研院所技术和载体优势,将2万平米十字街区打造成为创新生态完善、创业人才集聚、创新资本活跃的开放式创业社区,成为天津市双创文化的发源地和辐射源。(责任单位:科技局、科创公司、协同创新办)

2.筹划科技广场运营招商。提前谋划21万平米科技广场解冻后运营规划,借助南开大学校友资源优势,发挥大学校友在学界、商界、政界、金融界、媒体等各领域的资源优势,引进校友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科技总部落户园区,逐步形成高技术企业聚集群,打造科技企业总部集聚区。(责任单位:协同创新办、科技局、科创公司)

3.改建启航新动能引育中心。改造位于宜宾道 22 2.3万平米的原天马缝纫机厂老旧厂房,保留老厂区建筑风貌,打造为兼具办公和小规模生产功能的科技园区,用于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加速阶段项目,聚集一批有小规模装配加工需求的智能科技企业,形成硬科技产业引育中心。(责任单位:合作交流办、科创公司、科技局、协同创新办)

4.打造产城融合西营门标杆区。分期收储、梯次招标开发西营门片区,该项目主要用于承接大学院所硬科技成果转化,打造3个产业集群。一是聚焦智能机器人、先进传感、应用软件开发、芯片设计等智能制造产业链条,培育和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二是聚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养健身等重点领域,引入医疗科研、产业资源,积极布局集科研、教学、预防、康复、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医疗健康产业链,打造医疗健康产业集群。三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突出南开特色,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吸引一批智慧城市、“互联网+”企业聚集,打造智慧互联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城投公司、西区办、科技局、协同创新办、科创公司)

(三)推进天津大学科技园提升、南开大学科技园复建,促进科技、教育、经济融通发展

1.分二期建设天津大学科技园。一期拟改造天津药物研究院鞍山西道院区,将15800平米药研院现闲置院区建设成为天津大学校友创新创业示范特区。二期拟利用天津大学北门地铁上盖项目。借助天津大学的科研外溢效应,依托天津大学在人工智能、化学工程与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吸引超过100家大学师生创业及校友企业入驻。发展以创意产业、科技产业为核心,以多元化配套服务功能为辅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用三年时间,将天津大学科技园升级为A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责任单位:科技局、协同创新办)

2.复建南开大学科技园。一期利用科苑大厦5700平米办公空间,积极发挥南开大学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学科人才优势,积极导入校友企业家联谊会资源,引导校友、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科技园。支持南开大学校友参照北洋海棠基金模式成立校友创业基金。用三年时间,将南开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实现大学和区域融合发展的高校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的“核心孵化园”。(责任单位:协同创新办、科技局、科创公司)

(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形成从科技创新到产业提升的新机制

1.高水平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完成市区两级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投入运营开展服务。加强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引进聚集一批市场化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构建与国内外技术市场互联互通的技术转移网络。加强对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政策引导,开展成果评价师、技术经理人等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技术资格认定,对开展成果转化工作绩效显著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专业人员给予补助。(责任单位:科技局、协同创新办、科创公司)

2.深化与驻区大学合作,落实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与大学协商搭建区、校、企三方产学研协同合作平台,通过建立专家(教授)工作室、委托技术开发等方式推动区内企业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在部分重点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社会实践平台,在大学里为区内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提升能力提供学习通道。支持区内企业使用大学研发平台、共享实验仪器。(责任单位:协同创新办、科技局、科创公司)

3.建立南开区大学、院所、企业科技成果库和区内企业技术需求库。打造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供需对接、成果融资等科技成果市场化流动平台,建立“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破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责任单位:科技局、协同创新办、科创公司)

4.积极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中科院、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北京高端院所合作,吸引更多高水平成果落地转化。(责任单位:合作交流办、科技局、协同创新办)

(五)引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优化创业人才服务体系

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依托天南大海外校友会,利用各类高端学术论坛,从海外延揽高层次人才回国报国,引育一批心怀创业理想,身具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落实天津市“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定制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吸引高端人才创业为主的区域定向化政策。加大“项目+团队”挖掘力度,拓宽引才引智渠道, 探索以才引才、以智聚智、以才育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南开创业就业。(责任单位:人社局、科技局、协同创新办)

2.优化科技人才服务。完善引人留才政策体系,建立专业化人才服务队伍,建立“人才点餐、政府配餐”机制,打造精准化、个性化、便利化的人才服务体系。通过在重点楼宇、科技载体设置人才服务工作站、为重点企业配备人才服务专员等具体举措,提升人才服务“南开品牌”。(责任单位:人社局、科技局、协同创新办)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建立南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区长为组长,科技局、协同创新办、科创公司作为主司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发改委、人社局、金融局、合作交流办、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政策保障。加大财政资金科技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完善科技企业扶持政策,加强各部门的政策联动和协同配合,提升创新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

(三)金融支撑。加强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投融资服务环境,健全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周期的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加强与区内外各类高成长初创专项投资、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对接,引导银行与各类投融资机构对区内科技企业支持。

附件:南开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附件: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