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议政建言
委员意见与建议 第三期
来源:      时间:2019-04-09 08:59:36

  编者按:

  日前,政协南开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围绕“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议题召开第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区政协副主席刘福林主持会议并讲话。区政协委员杨光、刘亮、张景轩、王丽、许克、郑涛分别在会上发言,就“推进社会组织体制机制实现新突破”、“强化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党建引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做实街道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民政局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到会,介绍我区社区社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委员意见、与委员互动交流。

  现将委员建议摘编如下,供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工作参考。

  一、推进社会组织体制机制新突破。在区、街、居三级工作负责制基础上,成立以区领导担任组长的南开区社会工作领导小组,财政、民政、审计、审批、人社部门以及各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和12个街道为成员单位,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一是建立工作机制破解体系藩篱。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和监督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从而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做好顶层设计破解制度难题。依据我市《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我区推动社会组织培育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推出加强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规划和制度安排,力争形成上下结合、兼顾现实与长远的政策体系。三是拓展服务范畴破解职能障碍。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在尊老扶弱、助残养孤、扶危济困、救助赈灾等领域成立社会组织。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政府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和项目结算的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同时,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明确资金管理、项目范围、工作程序和购买方式,全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机制,提高购买服务的质量。四是探索新兴领域破解模式制约。指导街道借鉴北京、上海模式,统筹使用各条口经费,引进专业社工机构,承接社区治理、为民服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优化项目落地;积极拓展公共事务空间,探索涉及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公共议题的形成途径,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发现服务需求、监督社区管理、提高社区自治共治水平。

  二、强化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一是整合规模较小的社区社会组织。采用“同类合并”方式,即相同类别的几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社团联盟,形成规模,聚集资源,做大做强品牌。二是将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区人才工作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加强对领头人专业培训,向职业化、正规化、专业化迈进。三是开展向先进省市学访交流活动。搭建学习平台,汲取先进经验,建立良好互动关系,达成共享资源、互相借鉴、相互合作的共识。四是树立典型表扬先进。根据各街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培育设施完备、有特色、有规模,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社会组织2-3个;从能力强、讲诚信、运行机制健全、发挥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增量、增能、增智的全面发展。五是用好下拨到各街的市级社区公益金(12元/户)。借助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指导,举办社区提案大赛等社区微创投活动,培育社区社会组我区创文、创卫等工作开展。

  三、加强党建引领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一是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法,依托社区党委、社区党员代表、枢纽型社会组织,掌握情况,推动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融合,举办“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培训班;加强对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价值引领,促进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团结凝聚各界群众,增强政治认同,增进思想共识。二是建立健全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驻区企事业单位、居民代表、社区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统筹优化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各类基层组织设置,形成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组织网络,统筹实施活动联办、党员联管、服务联做、资源联用,实现对党务资源、政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充分整合,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能力和凝聚能力。

  四、进一步做实街道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一是做实职责。制定街级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职能、权限、定位和使命,明确干部、社工的岗位职责和管理、考核办法。二是做实功能。坚持党建引领,组建社区服务、社会维稳、青年志愿、公益慈善专业联盟,发挥调查研究、指导培训、交流合作、反映诉求等作用。三是做实机制。建立与党政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参与基层自治和协商民主;搭建交流协作、资源整合平台,推动跨界合作,鼓励和促进有影响力的社会贤达和领军人物涌现。四是做实项目。承接街道和社区层面的购买服务项目和管理评估,以公益(微)创投和社区提案大赛等具体手段,推动多元主体的沟通、互动和协作。五是做实规划。在专业社工机构指导下,结合各街工作方向,规划未来发展,建设试点示范社区,强化身份认同,发挥在街道中心工作中的创新、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