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公告栏
马珊珊:在“三量”上下足功夫 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来源:天津日报      时间:2024-03-25 10:44:26

科技兴产业 文旅展风貌 民生提品质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开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为天津发展指路领航、擘画蓝图,特别是到古文化街实地调研,这是南开历史上浓墨重彩、隽永铭刻的一页。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我市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施工图、任务书。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征程上天津工作的指南针。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深化拓展南开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三新”共进、“三量并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南开力量。
    坚持向“新”前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南开区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焕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深化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积极与首都高校院所沟通对接,加强与海淀区交流合作,主动承接更多央企资源、民企资源、创新资源,打造央企产业生态圈,助力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与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深度融合。以高标准建设天开园为重要支撑,发挥核心区带动作用,服务构建“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发展格局,用好物创海河实验室、天南大等战略科技力量,拓展校企“握手”通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以现代化都市型产业为发展路径,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做强科技服务、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区域产业能级。
    坚持以“文”赋能,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上实现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南开区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传承创新津派文化,打造特色IP,进一步彰显中心城区现代化新风貌。坚持文脉筑基,深入挖掘、盘活用好老城文化、红色文化、妈祖文化,把鼓楼—古文化街打造成为独具特色、津味十足的文化地标,讲好“天津故事”“南开故事”。深化文旅融合,推进文旅产业资源整合、业态嵌合、服务聚合,把历史遗存与城市风貌、自然景观、商贸综合体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建设老城厢等地标商圈,培育奥城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文创发展,引育一批品牌辐射力广、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创企业,推出更多特色文创产品、爆款“潮品”,积极推动郁美净、祥禾饽饽铺等老字号创新发展,打造全国知名老字号、非遗集聚地,真正让老字号倚“老”焕“新”,擦亮“津”字招牌。
    坚持倾“情”为民,在提高群众获得感上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我们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把提高生活品质、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用心用情做好城市治理和民生工作。走好内涵式发展路子,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大力实施西营门、天拖片区等重点项目,推进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有机更新、功能更新、业态更新,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使城市更新的过程成为聚产业、促发展的过程,成为提品质、惠民生的过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政策向民生汇集、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高标准实施民心工程,在“四下基层”中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把“民生之盼”变为“民声之赞”,努力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广运用“三研三管三落实”等枫桥式工作法,完善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排查整治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设韧性安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