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全区群众文化获得感
区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五次主席会议上 作了汇报)
来源:      时间:2019-04-09 08:57:5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小康顺利实现并不断巩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区政协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作为2018年调研课题,在红年副主席带领下,区政协文侨委组成课题组,对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课题组先后听取了有关部门、部分街道办事处关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情况的汇报,走访了武清区政协和市属单位天津京剧院,实地考察了武清区博物馆、武清区图书馆及我区部分社区文化场所和设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署,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全区24个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下设专门机构,确定责任分工,初步形成区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二是摆上重要位置。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工作落实。三是完善相关政策。制定了《南开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南开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等文件,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一是在区级文化设施上,目前我区拥有文化宫、图书馆、少儿馆和博物馆集群,成为全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生活情趣的主阵地。投入1亿元对黄河影剧院进行扩建提升,建成总面积达8200平米的南开文化中心。二是在街道文化设施上,全区12个街道均设有综合文化站,大部分街道文化站从最早单一的文化活动室,扩大到集电子阅览室、演出室、读书室、培训室、展览室、宣传橱窗、多功能厅、文化走廊等于一体的的文化站。三是在社区文化设施上,全区171个社区均建立了文化活动室或配备了文化器材供居民使用。同时全区建有36家城市书吧。

  3.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一是文化品牌不断巩固。全区除拥有“南开之夏”“飞雪迎春”“书香南开”读书节、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等传统品牌活动外,近年来又组织了天津南开民俗文化博览节、天津曲艺文化旅游嘉年华、“南开杯”天津市新广场舞大赛、“南开杯”全国相声新作品大赛等文化品牌活动。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满足广大市民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每年组织各类主题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多万人(次),范围涉及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旅文化、家庭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对培育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产生了积极作用。三是文化惠民项目特色明显。区图书馆节假日全天开馆,平均每年接待读者超过6万人(次),开展的“你读书、我买单——千名阅读推广大使”招募活动受到社会各界赞扬;区少儿馆与麦当劳餐厅合作开展的“快乐书吧”活动在全市乃至全国尚属首创。

  4.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呈遍地开花之势,全区共有业余文化协会近60个,舞蹈、合唱、戏曲等文艺团队200余支,总人数达7000余人,还有一支630余人的文化辅导员队伍。区文联拥有音乐家、舞蹈家、戏剧家、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18个协会,会员1700余人。加强文化艺术创作,推出一批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符合群众精神需求的精品力作,文化艺术创作呈现可喜气象。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对照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对照先进地区的经验,对照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和问题,需要尽快改进和解决。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明显落后。一是区级服务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以区图书馆为例,我区从1990年“八五”计划开始,连续六次把新图书馆建设项目写进中长期规划,现在近30年过去,新馆建设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按照《天津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要求,常住人口在100万—150万人的区县,公共图书馆面积应达到1.35—2万平米,但目前区图书馆实际建筑面积只有2745平米。在2017年文化部开展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我区图书馆因硬件条件不达标,从国家一级馆被降级为三级图书馆(最低等级)。二是街道和社区文化设施名不符实。①街道和社区混用。虽然全区12个街道均设有综合文化站,但大部分是与某社区文化室混用,或直接在社区挂牌子,并不是独立的街道文化站。②设施利用率不高。有的文化站(室)在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参与活动的便利性和内部设备的配置率等方面存在缺陷,致使一些设施闲置没有得到较好利用。③职能弱化或缺失。少数文化站(室)因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导致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难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对照《实施标准》要求,我区还有3家街道文化站和部分社区文化室不达标,面积小、等级差、档次低,不利于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

  2.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相对较低。一是服务对象单一。目前大部分街道社区的文化站(室)主要以为社区文化社团提供活动阵地为主,没有将其作为丰富广大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通俗的讲,这些设施不能让想跳“大秧歌”的大妈和想听室内乐的“白领小资”同时受益。二是服务内容单一。目前大多数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且多数时代感差、科技含量低、针对性不强。如有的街道社区文化站(室)虽然设施配备较为整齐,但缺乏组织有内涵、有质量活动的能力;虽然所有街道社区文化站(室)都配备了图书室或津城书吧,但大部分图书引不起读者兴趣,很少有人问津。还有部分公益性文化单位机制不新、活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

  3.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力量薄弱。按照《天津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要求:区县公共文化机构要按照职能和当地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量配齐工作人员;街道综合文化站每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2名,规模较大的街道适当增加;社区文化室由政府购买文化公益岗,每个社区不少于1个。目前我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人员队伍情况距离该标准差距很大:区文化和旅游局及其下属图书馆、文化宫、民俗馆、少儿馆等单位人员总量严重不足,空编率达44%,专业技术人员更加紧缺。全区12个街道文化站均无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文化室尚无明确专职文化岗位。公共文化人员“两少”现象(基层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偏少,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少)成为制约我区基层公共文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导致很多活动项目难以开展,活动质量难以提高。

  4.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存在局限。一是活动空间需要拓展。目前我区组织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地点大多在固定场所(如文化宫),服务形式也过于传统,缺少新鲜感。二是服务供给主体需要拓展。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我区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步子还不够大,许多活动都是政府唱“独角戏”,这样在资金投入、活动规模、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受到直接限制。

  三、对策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结合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公共文化工作落实力度。一是提高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落实《南开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南开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等具体措施,明确任务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大资金投入,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与经济社会领域其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二是加大协调力度。区协调组及时研究并切实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督促检查,以更高的要求和更实的措施推进工作。三是建立考评制度。在把公共文化发展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将设施建设等硬件要求和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社会效益等软件要求列入考评内容,以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区级场馆的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①加大建设力度,扩大“增量”。在“十三五”期间正式启动新图书馆建设,建成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的新图书馆。新馆建设应符合时代发展特征,注重品质品位,功能定位要全、建设标准要高,成为集图书阅览、宣传文化、教育培训、科技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公共文化中心。同时在古文化街地区规划建设非遗博物馆,在适当地块选址建设南开美术馆,逐渐补齐硬件设施短板。②发挥现有设施功能,保障“存量”。将挪作他用的庄王府和南开规划展览馆收回,作为公共文化活动阵地;在南开文化中心和文化宫安排更多大型文化活动,减少空置时间。二是提升规范街道社区文化设施。没有独立设置文化活动站(室)的街道社区,应结合“创文创卫”和社区基础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尽快规划建设,确保到“十三五”末实现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达标。三是建立灵活机动的流动服务网络。合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设施,有效扩大服务半径,逐步实现流动文化服务常态化。总之,把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努力完善以区级图书馆、文化中心、文化宫、博物馆为重点,街道和社区文化服务站(室)为基础,流动设施和数字设施为补充的设施网络,为群众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一是以历史文化为源泉打造高端文化品牌。除继续组织好传统文化品牌活动外,以时代性、群众性、创新型、开放性为特点,整合挖掘我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使这些资源焕发现代活力、服务现代生活。二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新需求,深入基层“接地气”,组织更多能让群众直接参与、亲身体验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化带来的幸福时光。同时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保障广大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三是以公益活动为载体推进文化惠民项目。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认真做好窗口接待、资料提供和内容讲解等工作。结合重大节庆假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高品位的广场文化、公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通过开展公益文化演出、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机构等举措,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实效。

  4.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员队伍。一是配齐公共文化机构人员。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要求,尽快将区文化和旅游局及其下属单位人员配齐配强。在合理调剂人员余缺、用好现有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基层实际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引进机制,对引进高层次急需型文化人才实施“绿色通道”,增加用人单位自主权,扩大全区文化专业人才数量。二是配齐基层管理服务人员。按照中办国办《意见》和我市《实施标准》要求,在各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站长及1—2名工作人员,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各社区配备1名文化指导员,或明确相关社工职能,解决基层文化阵地工作人员混岗兼职、人员紧缺问题。三是开展大规模的文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理念、服务意识、专业技能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队伍。区级重点培养能够策划大中型文化活动、进行文艺精品创作、对基层文化人才提升进行辅导培训的“领军人才”,街道重点培养能组织开展经常性文化工作的“核心人才”,社区重点培养文化积极分子、文化志愿者等“基础人才”,在全区形成三级培训机制,确保文化队伍长期稳定。

  5.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一是强化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采取政府购买、委托管理、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效路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多元化。二是鼓励区域内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的各类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与红旗剧场、海河剧院等市属文化单位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提升设施综合效益。三是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①动员社会热心人士积极参加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组建公共文化志愿者队伍,创新服务内容和活动载体,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②成立“文联志愿者联盟”,充分发挥区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化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把文联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不断出精品做示范,使其成为繁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③邀请市京剧团等专业院团组成“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社区、校园,到基层教学培训,为群众送去欢乐,让更多优秀文化种子扎根基层、开花结果。

  6.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要让更多人在生活中感受文化之美、受到文化熏陶,获得文化的便利性非常重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让这一想法变成现实。成都市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公共文化智能服务与管理系统”,初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数字联动体系。上海市于2014年推出“城市公共文化云”项目,把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讯技术与文化资源打包上“云”,使用户如网上购物般实现文化产品或信息服务自选消费。我区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特征,按照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大力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行动,如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推广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非遗等文化工程,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网络,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